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小小说 > 正文

李怀荪《湘西秘史》出版:以小说艺术的形式留住湘西文化2015年4月23日星期四

类别:小小说 日期:2015-4-23 16:04:09 人气: 来源:

  《湘西秘史》 李怀荪 著【内容简介】

  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衰落。

  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

  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作者简介】

  李怀荪,湖南省会同县人,1940年生。早年从事戏剧、文学创作,后投身湘西历史文化研究达二十余年,有著述逾百万字在发表。2000年退休后,历时十四年,创作出长篇小说《湘西秘史》。曾先后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湘西秘史

  ISBN:978-7-5063-6552-9

  作者:李怀荪

  定价:72.00

  李怀荪在《湘西秘史》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作家出版社为我的长篇小说《湘西秘史》出版召开新闻发布会,我还特别要感谢各位朋友们,感谢那么多热心的读者的光临。在这里,我就这部小说创作的过程,向各位作一个简要汇报。

  我是土生土长的湘西人。早年,我担任过辰河戏剧团的编剧,也写过一些文学作品。后来,我以地方戏曲辰河戏为突破口,进行了二十多年湘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在发表了一百多万字的著述。退休以后,我改弦易辙,写起长篇小说来。因为我总觉得应该有一部写湘西的大书。我认为,我的生活积累和研究,可以写成这样一部书。多年的研究生涯,使我对湘西有更多的认知。而写一部小说,单单有认知是不够的。我必须完成从学者到作家的跨越。首当其冲的,是要将逻辑思维转换为形象思维。我试图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将一个个研究课题,变成小说中相应的章节。这些章节,就如同一粒粒闪亮的珍珠,将这些珍珠起来,就成了摆在各位面前的这部《湘西秘史》。这里说几个例子,和朋友们分享。

  在《宋史》里,有关于“梅山峒蛮”的记载。说的是今湘中一带有一个“旧不与中国通”的地域辽阔的“梅山蛮地”,一直延伸到了湘西,包括《湘西秘史》所写的浦阳镇一带。“梅山蛮”擅长于狩猎,创立了旧时猎人普遍的“梅山教”。“梅山教”以法术加技术从事狩猎,技艺最为高超者,是以毒弩射杀虎豹的“虎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虎豹在湘西逐渐稀少,直至绝迹。“虎匠”也渐渐被遗忘。九十年代初,通过多方寻访,我在一个山村里,发现了两位最后的“虎匠”。我前后三次去到那里,对这种奇特的“梅山”狩猎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和记录,并撰写成这本420页《梅山虎匠科仪本汇编》。书的前半部分,是关于“梅山虎匠”的考察报告,后半部份辑录了“梅山虎匠”神奇的科仪本。就在我的专著出版后不久,两位虎匠相继辞世。这部著述的内容,成了“梅山虎匠”的绝响。在创作《湘西秘史》时,将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以小说的“盘瓠崖之恋”和“梅山虎匠”两个章节,留存于后世。

  目连戏有“中国古典戏曲活化石”之称。北宋时,就已经在汴梁城里连演七天。早年,目连戏是湘西的辰河戏最重要的剧目。唱目连大戏是湘西民间最盛大的节日。由于目连戏演的是一个源于佛教《盂兰盆经》目连僧救母的故事,因不言自明的原因,1949年以后便从湘西的舞台上绝迹。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为编撰《辰河戏》进行的采访中,屡屡听到老艺人说起目连戏。他们称对三十多年前演唱辰河目连戏盛况赞不绝口,甚至将目连戏称之为“戏娘”。通过深入了解,我也认定辰河目连戏有着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必须着手抢救的宝贵艺术遗产。而在当时,熟知辰河目连戏所有剧本和排场的,只有一位八十多岁的石玉松。1984年9月,我去到石在农村的家中,住了一个多月,记录了辰河目连戏所有的剧本和排场。就在我离开石家中二十天以后,老人便过世了。辰河目连戏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得以抢救。1989年,我所在的单位怀化市艺术馆,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援助项目的申报机会,我们以“辰河目连戏演出和学术研讨活动”进行申报,获得成功。我和老艺人一道。整理出了一个辰河目连的演出本,撰写并编印了论文集,组织了辰河目连戏五十个小时的演出,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两百余人到怀化观摩演出,并参加学术研讨。辰河目连戏的危急之中,就这样得到了抢救,2006年,还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创作《湘西秘史》,辰河目连戏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先是写了两章,后来浓缩为现在的“目连大戏”一章,使旧时湘西城乡这一最盛大节日的情景得以重现。

  古老的巫傩文化是湘西的文化根基。在漫长的岁月里,它曾是湘西人的支柱。我们都知道,毛曾经写过一首题为《送瘟神》的七律,其中的最后两句是:“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诗中用纸船送瘟神的古老巫傩习俗,在中国的南方非常普遍。毛在少年时,抑或见到过,甚至是参与过这样的民俗活动。他后来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每当瘟疫流行时,人们便认为是瘟神在。对于瘟神,人们不是将它,而是以和平的方式,用纸船将它从江河里远远地“送”走。毛的诗也就因此题为《送瘟神》。这种以船送瘟的民俗,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湘西的大山里仍然可以见到。通常的程序是这样的:先制作一条篾扎纸糊的纸船,也有以稻草编织成草船的。先由巫师作法(图一),宣诵《辞瘟疏》(图二),巫师杀鸭“造船”(图三),将普通的“纸船”变成送瘟的“神船”。这时,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摆上了瘟神天符大帝行化王神的香案(图四、图五),纸船由鼓乐陪伴,在市镇、村寨中游走(图六),纸船来到一户人家,将香案上瘟神的牌位收到纸船里(图七),送给户主一张《收瘟经》和一道“水符”(图八),户主将《收瘟经》贴在大门的门额,将“水符”贴在猪栏门上,谓可免火灾。纸船在市镇、村寨游走,纸船里装载着所在地所有人户的瘟神牌位,去到溪河之滨,将纸船置放于溪河中的一块木板上,由巫师作法(图九),将一张《龙船图》(图十)和一张“船引”(图十一),置放在纸船中,纸船因此而变成送瘟的“鸭头龙船”;“船引”则是送瘟之船的“通行证”,任何关津把隘,都不得。巫师用香烛之火,点燃纸船,并任其在溪河中而去(图十二)。滋扰人们平静生活的瘟神,就这样被远远地送走。这就是毛诗中“纸船明烛照天烧”的“送瘟神”的全貌。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对这一民俗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考察之后,撰写了一篇长达56000字的论文《送瘟之船湘西南傩仪掳瘟刍议》发表。就这样,相对应的章节“草船送瘟”,便也出现在我的《湘西秘史》中。

  以上我举的三个例子,“梅山虎匠”是古老的渔猎文化;“目连戏”是古老的戏曲文化;“送瘟”是古老的民俗文化。它们在湘西流传了千百年,如今都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将它们发掘、记录下来,有的已经无法延续生命,只能留在湘西的记忆里;有的则作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留存。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如今,我又将这些古老的文化展现在小说里,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流传于后世,也同样是有意义的工作。类似情况,不仅仅限于以上这三个例子。发布会已向各位提供了我的一篇短文,开列了这种转换的详细情形。不久,我会将多年来的研究结集出版。对湘西有兴趣的读者,将论文和小说对照起来阅读,或许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湘西秘史》写的是清末的四十五个年头,反映的却是湘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对此,发布会也将我的一篇短文提供给了各位,请各位。再有,我长期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湘西,写小说时,我是在试着进行一次文学和人类学的中国式互动,其中也包含着社会学和民俗学。从物质和两个层面,写那一历史时期湘西人的状态。《湘西秘史》的结构便是从《红楼梦》得到的。《红楼梦》的结构,是围绕着宝、黛、钗这个“三角”来搭建的。我的《湘西秘史》,男主人公一生和四个女人,女主人公一生和两个男人,构成了一个“六角”。《湘西秘史》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与这个“六角”有关联。小说的故事就这样纺织而成的。我早年混迹于民间剧团,后来又从事湘西的地方戏研究。我曾和辰河戏艺人一道,将大量的古典小说,按照艺人们相沿成习的手法,改编成比小说更好看的戏曲。如今,将这些手法反哺到小说创作中,我写的小说自然也就变得好看了不好意思,我在这里“王婆卖瓜”了

  不怕各位见笑,我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草根学者。到老来,竟然野心勃勃,想要以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真是不怕贻笑大方。我却固执地这样做了,写了这样这一部不算太短的长篇小说,等待着专家、读者去评判,特别要请在座各位多多。

  返回览潮网首页>>

文章来源于http://www.daosimt4.com/MT4平台出租
关键词:小小说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风趣幽默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