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名人名言 > 正文

成语大器晚成背后的故事

类别:名人名言 日期:2016-8-22 21:06:52 人气: 来源:

  三国时期,袁绍身边有一位门客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正是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了起来。在当时,袁绍的士兵是出了名的残暴,经常掘开别人家的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后,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这就是“大器晚成”这个成语故事的出处。

  人物轶事:崔琰作为曹操的谋士,不仅睿智聪慧,而且相貌出众。有一次,生性多疑的曹操在会见匈奴的使者时,为了显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让一表人才的崔琰装扮成他接见使者,自己则扮成武士提着刀站在床头。会见完毕就命间谍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说:“魏王虽然相貌出众,但是他旁边的捉刀人更有帝王相,他才是真英雄!”。

  我们熟知的捉刀人:指拿着笔的旁侍。也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捉刀,这里指握着刀,拿着刀。

  出处:《三国志魏书》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之。

  释义:原意是铸造越大个头的铸件(如鼎、钟)所需要冷却凝固时间就越长,冷却时间足够长,铸件方能“成器”,现形容成名较晚。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造句:苏洵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年近五十才成名。(中新网移动版编辑船)

  (原标题:成语大器晚成背后的故事)

  新浪简介┊About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风趣幽默网- All Rights Reserved